安全质量检测可靠性检测
检测方法目测、量尺、探针
适用范围幼儿园、中小学、培训机构等
检测内容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
检测范围全国
检测项目楼房完损性鉴定,厂房检测
服务合同一式三份
是否现场检测是
收费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协商
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按A、B、C、D 四等级
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技术检测方法鉴定管理部门提醒您,由于地基软弱,容易使地基问题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影响房屋倾斜,引起上部结构发展产生一个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的增加,当地基下沉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轻则造成我国房屋墙体或楼面开裂等,严重的甚至使整个社会结构不断出现一些严重倾斜或倒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加层前未对旧有结构进行安全。
虽然轻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相比较,在自重上有很大的降低,但仍具有较大的质量。当前许多人认为只要是轻钢结构,就可以随便加层,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导致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原有建筑物在其使用寿命内由于地震、湿度、风力、日照、雨水及各种有害介质的侵蚀影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度。在确定增层方案前,首先要弄清该建筑物的增层可行性程度,要对建筑物做全面的安全,包括对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和承重构件的验算。一个建筑物能否加层,能加几层,关键取决于该建筑物是否有加层的潜力,潜力究竟有多大。应由人员在对原设计进行审校验算,并详细检查该建筑物的使用现状基础上,经过全面的与综合分析,认为确有可能时,方可加层。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耕地面积即将难以保证对全国的供应,在全国的城市中,存在相当数量的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或以后建成的低层房屋,均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功能,为了达到经济投入少且社会回报率高的目的,加层改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拥有、多名、注册岩土、一级注册、助理等一批技术过硬的检测团队,主要技术部门有地基基础检测部、结构工程检测部、节能检测部、房屋部、建材检测部,拥有检测各专项的仪器设备。并获得中国实验室会的认可证书。至此,深圳地区获得资质项目较为齐全的为数不多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之一。多年来,公司终坚持科学严谨的作风,对社会负责的,一直努力创新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各种的检测技术服务,为大学城、地铁建设、亚运工程等重大工程做出了贡献。公司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工程检测服务行业中,不断丰富检测技术,吸收的人才,配备更加的设备,为深圳乃至全国各地的建设工程质量保驾护航。深圳市住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承接全国业务范围,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联系电话:-, 李经理
一、房屋加层改造检测办理过程:
1.受理委托;
2.初始调查,摸清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3. 确定方案;
4.现场查勘、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据和状况;
5.检测验算,整理技术资料,全面综合分析;
6.论证定性,做出综合判断,评定等级,提出处理建议;
7.签发报告(人员签名并加盖房屋安全章)
二、房屋加建改造检测基础知识:
1、加层建筑优点
具体来说,对建筑物加层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①扩大建筑面积,解决我国用房紧张矛盾;
②改善使用功能,满足生活需求;
③承载力潜力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④减少新购建筑用地费用,减少住户搬迁费用;⑤提高抗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加层基本条件
在对建筑物加层前必须要研究其价值,也就是说必须确定房屋加层改造的基本条件,即以下条件:
①既有房屋具有良好的结构功能,既无明显变形或裂缝的存在,又可承受加层改造的影响;
②既有房屋地基基础具有一定潜力或具有加固处理可能;
③与周边房屋之间间距能满足加层后该地区日照等小间距;
④加层改造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不影响今后的城市规划;
⑤通过仔细分析比较,加层总造价低于新建房屋造价,加层才可行。
3、加层方法介绍
3.1 挖潜直接加层法
此种加层方法是一种在原有建筑物承重结构与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均能满足加层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挖掘原有建筑物的承载力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体系和平面布置情况下经过加固处理或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直接加层的加层方法。
3.2 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
若原有建筑物基础承载力或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加层后承载力的要求,或因改变建筑使用功能而改变建筑平面时需改变结构布置从而改变荷载传递途径。
3.3 外套框架法
外套框架法的优点是加层层数不受限制可以满足平面布置上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旧房正常使用,加固新建互不干扰。其缺点是底层框架柱高度大,底层柱高于原有建筑,梁柱断面较大,且对在基础上产生荷载较大,可能造成基础承载力不足或是新旧基础沉降出现差异,采用桩基础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造价和工期就会大大增加。
三、房屋加层改造检测——当前加层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在建筑物加层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国家无针对加层改造的规范。
(2)国家规范对下部混凝土上部钢结构的加层结构体系的阻尼比未给出明确定义,只给出了混凝土和钢结构各自的阻尼比。
(3)国内关于建筑加层改造方向有价值研究资料很少,尤其是手的试料。
(4)国内对于加层方式的理论研究过少,缺乏实验数据。
(5)对于整体外套框架加层结构体系缺乏试验数据和震害资料,未给出可靠的共识的加层计算的模型,对于抗震设计缺乏完整系统的方法。
(6)分离式外套结构加层体系选型和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7)对减震耗能装置应用于整体式外套结构加层的情况,现有的研究还限于弹性振动控制阶段,对于大震下的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结构动力特性改变后的减震耗能效果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8)无针对加层改造的软件,故当前针对加层改造的设计分析不能轻信软件的一些超限信息,要手电配合完成验算。
(9)需要加强对既有建筑剩余寿命和可靠度估算的研究,开展对既有建筑的设计标准和抗震进行讨论,给工程实际提供可靠的。
(10)结构可靠度理论不很完善,有很多工作要做。
(11)国内对一些轻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有待进一步发展。
(12)既有房屋加固改造技术评估技术、修复技术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房屋加层改造检测项目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该建筑位于惠州市小径口镇,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为2层。该工程位于6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基本风压为0.75kN/m2,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该建筑现计划加建至480㎡。为了解现有主体结构承载力是否满足加层要求,黄美停委托本公司对该建筑现有主体结构进行抽样检测。本公司于2016年11月对该建筑进行现场检测。该建筑框架结构主要构件平面示意图见本报告附件1。建筑现场检测照片见本报告附件2。2检测的内容、仪器及依据
2.1检测内容
根据委托方的委托,对该项目的检测内容如下:(1)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2)构件钢筋配置情况检测;(3)结构布置检查与轴线尺寸检测;(4)构件截面尺寸检测;(5)外观质量检查;(6)主体结构承载力验算;(7)结构安全性。
2.2检测仪器
对该项目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如下:(1)ZBL—R620型钢筋磁感应测定仪;(2)J48型金刚石钻芯机;(3)激光测距仪;(4)游标卡尺;(5)钢卷尺;(6)裂缝卡等。
2.3检测依据
对该项目的检测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B 50292-1999);(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5)《建筑抗震标准》(GB 50023-2009);(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011-201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2)黄美停的工程质量检测委托书。
检测结论:
1.该建筑结构布置基本合理,荷载传递路径简捷。2.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抽检的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1.6MPa,框架梁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2.3MPa。3.所抽检的柱、梁截面尺寸及楼板厚度均满足规范小要求。4.所抽检主体结构的柱、梁、板钢筋配置满足规范小要求。5.经外观检测该建筑室内外地面与主体结构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相对位移,上部结构中未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裂缝、倾斜等情况。6.该建筑主体结构及构件中未出现由于结构受力或变形引起的明显可见裂缝,所测构件中未发现影响结构安全的可见缺陷。7.考虑加建后对主体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根据验算结果,现有主体结构承载力满足加层后计算承载力的要求。综上所述,在正常使用及维护条件下,该建筑现时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承载力能满足加建至480m2的安全使用要求。楼面使用活荷载限值为2.0kN/㎡。

房屋加层改造检测——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性:
1.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的重要性
传统规范以标准养护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养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但实际上其是一种“材料强度”,只反映拌合物的质量(材料及配合比),由于养护条件(温度、湿度)和龄期(承载时间)与结构实际情况不同,两者存在着差异而缺乏代表性。如何更真实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这是工程界长期以来探讨的实质性问题。
2.与标准养护强度的关系
2.1标准养护强度的重要性
标养强度是特定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有关标准规定,其养护温度为(20±2)℃;湿度不小于95%;28d后以0.3~0.8MPa/s速度加载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经一定规则计算后所得的强度代表值。按其进行评定以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是否可以合格验收。实际上标准养护强度只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原材料质量、组成成分、配合比、搅拌工艺)而并未反映施工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振捣、养护、施工状态等)。
2.2实体强度的重要性
与标准强度不同,同条件养护强度由于如实反映了施工和养护的影响,故更接近结构混凝土的真实强度,有更好的代表性。试验和分析表明,由于比表面积大,干燥失水的影响更大,因此同条件养护强度一般略低于结构实际强度,所以验收界限还须适当调整。与标准养护强度的另一不同点是,实体强度不属于分项工程,而是作为子分部工程验收的前提,在各分项工程验收完成后进行。近年来,各单位为解决各类用房的严重不足,对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增层和扩建改造。如果这类项目的地基承载力也象新建工程那样计算,则绝大多数情况要进行地基处理。这样势必造成施工复杂,工程量大,施工工期延长,甚至无法处理,以至影响生产和效益,故此提出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地基土的利用问题。
建筑物的承载力验算应包括:
(1)地基承载力验算;
(2)基础抗冲击验算;
(3)对砖混结构,要进行承重墙承载力验算;
(4)对框架结构,要进行框架承载力验算;
(5)在楼面荷载下承载力验算;
(6)需要接楼梯的部位,楼梯梁的承载力验算
湘西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