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第三方办理单位——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实例:
某工厂一期主厂房共有7层,建于1986年,建筑面积约11475m2,建筑高度约38.6m,结构平面呈矩形,总长度105米,总跨度18米,纵向柱间距7.5米,横向柱间距9米。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楼屋面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因该工厂二期扩建工程的需要,需对标高28.800m第①至第③轴的局部楼板结构进行改造。为了确认现有结构是否安全,现对该工厂一期主厂房结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并提出处理建议。
检测鉴定内容及结果
01 房屋现场查勘
经现场调查,并与原设计图纸核对,该结构主要结构布置情况基本与原施工图一致,构件尺寸偏差大值为+20mm,-4mm,除个别截面尺寸(梁高)偏大较多外,其它构件截面尺寸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北立面沉降缝处墙面开裂严重,这一现象可能与沉降缝处理不当有关。房屋主体结构的沉降状况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倾斜和开裂,所以判定该厂房地基基础无严重静载缺陷。结构内部也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或较大的挠度等影响结构安全使用的状况。该结构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好,未发现构件露筋、蜂窝等施工质量问题。
02 倾斜测量
在现场使用全站仪对该房屋的整体倾斜程度进行了观测,倾斜率大值为0.039%,此时侧向位移量为15mm。根据国家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第4.2.3条、4.5.4条,房屋的整体倾斜率极值是1%,并且其侧向位移量不宜大于房屋高度的1/500;实测结果均小于规范规定框架结构整体倾斜率和侧向位移的控制值。
03 结构材料检测
为了评定现有混凝土强度,检测人员现场采用回弹法抽检了框架梁、柱的混凝土强度,并用钻芯法进行修正。该结构原设计混凝土构件的标号为300号,回弹结果表明部分测点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原设计混凝土强度值,但这些测点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较深。再结合钻芯取样检测的混凝土强度,认为该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基本达到原设计混凝土强度。
04 结构构造措施
该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现场的调查情况,认为其构造措施基本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05 结构动力检测
为了提高传统检测鉴定方法的准确程度,做到全面评定房屋的安全状况,为此开展动力检测。采用脉动法对一期主厂房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动力测试,测试设备采用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制的SVSA振动信号采集分析仪,传感器采用LC0132T内装IC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测试分为三个工况,第一工况是南北向平移振动信号测试,第二工况为东西向平移振动信号测试,第三工况为楼板竖向振动信号测试。信号数据处理由采集系统配套软件依靠计算机完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经验公式,可以算得结构的第1自振频率为1.814Hz,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经验公式,可以算得结构第1自振频率范围1.786~2.381Hz。
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测频率值大于经验公式取值,即实测周期比经验周期短,认为测试结果正常,当前厂房结构状态良好。由实测得出的基本周期比经验周期短的原因,是因为脉动测试时结构处于微小振幅下,而且经验公式也是由大量的设计计算结果总结所得,设计计算时数学模型的简化对周期有影响,加上计算采用的大荷载,通常都大于实际结构重量,因而实测所得的基本周期会比计算所得的短,通常也小于经验公式所得值。相反,如若实测周期较明显大于经验公式值,则说明结构很可能存在某方面的问题。 厂房结构在机器设备时其阻尼比未明显增大,说明该结构无明显的内部质量损伤。另外,设备运行引起的楼面大振幅为0.032mm,其值小于ISO推荐及联邦德国(DIN4150)的建筑振动标准;楼面振动大加速度为7.71cm/s2,其值小于日本烟中元弘归纳的建筑物允许振动界限值。参照国外标准,由测试结果认为楼板振动在安全限度内。
结构验算
该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可以取为1.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类别为II类。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基本风压为0.40KN/m2,地面粗糙度取为B类,基本雪压0.65KN/m2。有关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不上人屋面活载为0.5KN/m2;上人屋面活载为2.0KN/m2;楼板活荷载为3.5KN/m2;楼梯活载为3.5KN/m2;走道活载为2.0KN/m2;其余的具体荷载根据有关规范和具体情况取值。结构验算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程序,由于本文篇幅限制,计算过程及详细结果略。
二、浙江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第三方办理单位——何谓房屋检测报告?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根据检测检测的数据,立足客户的需求,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国家或者行业规范的标准,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纸质文本。
房屋检测报告,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检测重点,可以分为:
1.完损报告
一幢房子,想要了解其建造年代、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开间大小、砌块材料、楼板厚度、构件尺寸等内容,并且反应基本的外观质量,是房屋完损报告的主要内容。完损报告所依据的规范主要是《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1984)第678号),此外为了解房屋的地基基础情况,还需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民用建筑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估标准》(DG/TJ08-804-2005)等。具体检测内容包括:房屋完损现状检测,房屋倾斜检测,房屋相对沉降检测,房屋完损等级评定。
2.安全性报告
安全性检测报告,除了完损检测、倾斜检测和相对沉降检测之外,还应包括轴线位置复核、构件尺寸大小、主要构件材料强度、安全性计算分析、PKPM建模等。
3.抗震鉴定
抗震鉴定报告,是在安全性报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深化。大体来说,就是再安全性计算分析的时候,做抗震验算和抗震鉴定。可以说,抗震鉴定是更为翔实更为全面的安全性报告。
4.灾后报告
这里的灾后报告,主要是火灾后房屋检测。与安全性报告不同,火灾性报告重点在于火灾评估与分析,包括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过火面积,火灾现场的温度判断;过火后结构损伤情况调查,包括混凝土表面色泽、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露筋、表层混凝土疏松情况,钢构件的变形挠曲情况;对过火区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进行初步鉴定评级。
5.专项检测报告
房屋专项检测报告,主要是房屋专项项目检测,比如,房屋混凝土强度检测,房屋楼板厚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等等。专项检测的内容在前面的四种检测报告里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只是现在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检测内容。
三、浙江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第三方办理单位——综合评定原则
3.1房屋危险性鉴定应以整幢房屋的地基基础、结构构件危险程度的严重性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环境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3.2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它们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相关的。当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时,则不构成结构系统的危险;当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时,则应联系结构的危险性判定其范围。
3.3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各构件的破损程度;
2破损构件在整幢房屋中的地位;
3破损构件在整幢房屋所占的数量和比例;
4结构整体周围环境的影响;
5有损结构的人为因素和危险状况;
6结构破损后的可修复性;
7破损构件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浙江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第三方办理单位——房屋整体性不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下列加固改造方法
01 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形成闭合,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02 当纵横墙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或外加圈梁等加固改造;
03 楼、屋盖板支承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附加支座加大支承长度、托梁或采取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的措施;
04 当圈梁设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圈梁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形成闭合,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对房屋中易倒塌的部分,
可选择下列加固改造方法
01 悬挑构件的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加固工程宜采用增设托架、外包钢套或采用减少悬挑长度的措施;
02 隔墙无拉结或拉结不牢,可采用镶边、埋设铁夹套、锚筋或钢拉杆加固改造;
03 支承大梁等的墙段抗震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增设墙体柱、扶壁柱钢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面层、板墙加固改造;
04 出屋面的烟囱、无拉结女儿墙超过规定高度时,宜拆矮或采用型钢、钢拉杆加固改造;
05 悬挑构件的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增设托架、外包钢套或采用减少悬挑长度的措施;承重窗间墙宽度过小或抗震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窗框或采用面层、板墙加固改造。
当具有明显扭转效应的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优先在薄弱部位增设砌体墙或现浇混凝土墙,或在原墙增加面层;亦可采取分割平面单元,减少扭转效应的措施。
浙江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中心,厂房验收安全检测报告办理单位